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被動元件這波缺貨是結構改變估計要到2019年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日前召開7年來的首次法說會,由董事長陳泰銘(附圖)親自上陣主持,他表示,被動元件2017年出現的缺貨潮和歷史上的經驗很不同 ,過去是殺手級產品所帶動,這波卻是結構改變,包括智能手機需使用大量的顆數,車用電子、物聯網、甚至未來的自駕車、5G、AI等,還會使需求延續, 目前被動元件缺口在25~30%,設備訂單交期卻要14~18個月,所以可以說,產業前景到2019年都樂觀。

被動元件從2017年4月開始掀起第一波漲勢,從積層陶瓷電容(MLCC)開始連翻漲價後,2018年漲勢延燒到芯片電阻,整體被動元件類股的股價也一飛沖天 ,而法人在國巨法說會上,也關注價格漲勢是否延續、廠商同業的擴產情形,以及公司對產業未來看法,對此,陳泰銘也親自上陣說明。

陳泰銘表示,被動元件史上有兩波需求急升經驗,分別為1988和2000年,當時因為終端有殺手級產品,而2017年和2000年很不一樣,不是殺手級產品需求,而是結構改變。

他進一步說明,手機市場銷售成長僅5~10%,但因功能提升,帶動被動元件需求大增,舉蘋果iPhone為例,iPohone 7使用被動元件420顆/支,iPhone 8和iPhone X則增加到 600~620顆;再來就是汽車,汽車零組件朝電子化方向發展,被動元件的需求增加了5倍,相關產品價格又是消費電子的2、3倍,所以大家把產能移往供應車用、 工業需求後,就不想再供應低毛利率的大宗產品,相對產能擴充也比較有秩序,而緊接著5G會應用到更多的被動元件,所以這波需求強度會持蠻久的,樂觀看到 2019年。

至於接下來的資本支出和擴產計劃,陳泰銘則說,被動元件是資本非常密集的產業,公司在2016年就看到需求大於產出,當年針對高階產品陸續擴充30~40%,因此從 2016年以來,公司的資本支出已達到120億元,已超過過去5年的水準。

而資本支出會聚焦在高階、高單價、高毛利率產品,新產能以應用在高階、汽車、IOT、AI、5G、電源管理、智能電錶等領域為主;他並表示,現在設備商 的交期從過去的6~9個月,拉長至14~18個月。

至於外界關注的BB值,陳泰銘指出,過去被動元件的BB值為1.1,目前則有2~3,且安全庫存從90天,降至30天以下,缺口仍有25~30%。

法人也關注,日商退出大宗市場以及陸廠漸崛起,對國鉅的影響。 陳泰銘說明,很多日商把產能轉到高階,退出一般大宗品市場,造成MLCC供應緊俏,但國巨會以服務客戶為主,不會退出一般市場,但接下來的擴產,仍以高 階商品為主。

至於陸廠則多生產一般品,不只層次低,在市場也沒有大量被認證使用,他們的產量基期也比較低,目前大陸MLCC廠產能佔比不過8%,就算擴產30%,也不過增加 2.4%,對紓解缺口也沒有幫助。

陳泰銘說,國巨深耕被動元件市場多年,芯片電阻已是全球第一、MLCC世界第三,陸廠要達到此競爭門檻蠻辛苦的,陸廠最容易與國巨競爭的區域是大中華區, 但取代效果不大,海外市場更沒有機會,他預期,陸廠和國巨,在這波被動元件結構調整後,競爭距離會拉得更大。

另外,與日商的差異性,陳泰銘則說,國鉅的芯片電阻不論是小型化、高信賴性都全部涵蓋了,屬高技術性的整合開發,且薄膜、厚膜、高精密產品非常齊備, 可說是世界翹楚;而MLCC的產品線覆蓋率也有達到90%。

產能部分,國巨2016年芯片電阻產能為740~750億顆/月,2017年900億顆/月,2018年9月會看到1200顆/月;MLCC則2017年第1季為320億顆 /月,2017年底已擴大至400億顆/月,2018年9月或10月會到500億顆/月。

由於國巨減資後,2017年盈餘所配發股利部分含有股票股利,因此,法人也詢問公司對未來的盈餘分配政策及資本規模看法,對此,陳泰銘則說,國鉅的股利政策長期希望 是穩定,但也會針酌公司成長的狀況。 而2017年度盈餘配發15元現金、2元的股票股利,是考量配股有助增加流動性,且公司營收、獲利都在成長,適度的配股可以吸引更多投資人參與公司的營運成果 。 他強調, 2018、2019年的營收、獲利,前景都是審慎樂觀的,將會審慎評估最好的資本結構,做出最適規劃。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被動元件這波缺貨是結構改變估計要到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