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半導體產業是核心競爭力 要知行合一

最近高通和博通的大戲落幕,並吸引了無數圍觀之眾。 然而就在我們圍觀過程中,美國總統卻親自出來否決了交易。 從另外角度在思考,事情對我們有什麼值得思考借鑒的地方呢? 拋磚引玉,認為下面五點可供認真思考,以啟未來:

一、半導體產業是核心競爭力 要知行合一

半導體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重要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也是5G移動通信、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新興戰略產業發展的基石,未來創新型、智能型產業的發展, 將更加依賴半導體。 這一點美國不僅看到,更是做到,知行合一。

對於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美國視為禁臠,不讓外人施加一指,甚至“盟友”“自己人”也不例外。 特朗普上台以來,對半導體和高科技技術的保護更加重視,還一早跳出來否決此案,其對半導體的重視,可見一斑。

過去常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現在確是“半導體是核心競爭力”。 本次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將半導體列為實體經濟發展第一位,這種重視程度,也非常符合我們對產業的判斷和預期。 但產業發展關鍵在執行,在落實,在行動,在知行合一。

二、第一時間參與產業併購中 積極有為

博通高通併購案看似與中國資本、中國企業沒有直接關聯,但博通和高通最大的市場卻在中國。 相關部門不應在這個案子中失去聲音。 在這個過程中能否做一些提前預判,爭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對於政府和產業,是否要提前判斷、預測和分析結局,根據判斷的結果和自身利益做相應動作。 半導體企業併購事關產業利益,競爭大局。 作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市場的中國市場,應該提前預判、制定策略,主動參與,積極有為,這樣我們就不再是旁觀者,局外人,而是真正的局中人,甚至是控局者。 也唯此,才能爭取自身的權威和產業的利益。

三、弱化併購之路 強化自主研發 

無論是半導體還是其它高科技,由於“戰略競爭”和“核心競爭”的性質,美國政府和其他國家政府無不著力保護。 博通前身是美國公司,總部又在新加坡,並且博通也承諾將總部遷回美國,但即便如此,收購還是被阻止了。 並且是一開始CFIUS就介入。 再往前看,如果涉及到半導體高端產業,美國對盟友的態度也是十分堅決。 英飛凌收購Cree的部門wolfspeed,美國CFIUS也是認為其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說不”。

我們必須認識現在的國際併購之窗已經逐漸關上。 必須要放棄併購幻想、加強自主研發,推動自主可控。 自己的產業自己做,自己的路自己走,寧可慢一點,也要走的穩一點。

四、基金對產業加大研發投資

產業很熱,基金甚多,大基金小基金,基金花開遍地。 在併購從難和標的稀缺的情況下,基金對產業的支持方式也要與時俱進,自我調整,加強對研發公司的投資。 推動國內龍頭企業加快自主研發,產品“升級換代”、技術“騰籠換鳥”或是下一步基金要著力的方向。

目前中國企業並不缺少投資的錢,但缺乏自主研發耐心,投資於研發的比例嚴重偏低。 國家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二期的籌備工作正在進行時,造就一個以生態環境健康、內生增長強勁的產業結構是其重要責任。 因此也呼籲包括大基金在內的政府基金未來更多支持企業研發,開發更多支持自主研發的金融產品,大力支持龍頭企業的自主研發,加大對研髮型公司的投資和支持。

五、地方支持產業也要支持自主研發

過去企業缺乏啟動資金,政府的扶持建了廠房、買了設備、發了工資。 但是現在研發是中國企業短板,地方政府應該調整政策,針對研發進行補貼和支持。 地方政府進行研發補貼不僅解企業之急,給企業雪中送炭,更起到符合企業訴求的作用。

“雞蛋由外向內打破只是食物,由內而外的打破才是生命”,中國半導體不能完全依靠對海外資產收購的動力往前發展,不能完全依靠拿來主義實現高端產品的突破。

過去三十年,中國電子產業鏈次第經歷了三次升級:依靠低成本優勢,從一窮二白到製造中心;依靠巨大的本土市場優勢,從製造中心到市場中心;依靠前兩次的基礎和產業鏈垂直 整合的優勢,從市場中心逐漸成長為創新中心。 細數三次產業跨越,依靠自主研發、腳踏實地的內生髮展的貢獻是大於拿來主義的。 內生的可控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切切實實的勝於外延。

產業從業人員,都應當放棄幻想,立足現實,自主研發,腳踏實地。 放眼未來,中國半導體產業將依賴於肯幹、苦乾和實幹,自主研發,自主可控,自我依靠、自我挑戰,自己突破、自我顛覆,方能走出屬於中國的產業正道。

顧文軍,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業內譽為“中國半導體第一分析師”,是被廣泛認可的產業“智庫”。 先後在中芯、iSuppli和IHS等領先的半導體公司擔任重要職務,參與了多項政府半導體規劃調研與分析,並擔任多個政府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顧問,參與過多起國內國際產業併購,為中國 半導體產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半導體產業是核心競爭力 要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