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從淘寶到白宮 被香囊改變命運的女人

文章摘要: 施蘇珈開始和奶奶學做香囊施蘇珈在做香囊 在施蘇珈的記憶裡

摘要: 憑藉一枚小小香囊 她們實現了人生的逆風翻盤

文|汪帆

塞北風沙尚烈,江南已是煙雨時節,兩個素不相識的女子和一個香囊的故事正在發生。

當劉蘭芳第一次遭遇生活暴擊時,施蘇珈還在牙牙學語。當劉蘭芳帶領4000姐妹,率領「慶陽香包」的淘寶店殺出重圍時,施蘇珈剛收穫人生第一份禮物,那是奶奶親手製作的香囊;當劉蘭芳以「匠人」的身份站上美國白宮時,施蘇珈為尋兒時記憶,則意外找到了今生最愛。

劉蘭芳作品

從塞北到江南,劉蘭芳和施蘇珈,這兩個相差二十餘歲,相隔數千公里,從未謀面的女人。都通過香囊,實現了人生的逆轉和超越。

面對生活的第一次暴擊 她想到了香囊

納蘭性德有云「珠嘰佩囊三合字,寶釵攏髻兩分心「

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人就有端午佩戴香囊的習俗。在每年的這一天,女孩送給芳心暗許的情郎,母親送給蹣跚學步的孩兒……小小一枚香囊,一針一線都蘊含著無限柔情。

劉蘭芳第一次接觸香囊,也是一年端午。

劉蘭芳

劉蘭芳是甘肅慶陽人,慶陽,也被稱作「香包刺繡之鄉」。在這裏,幾乎家家女娃子從小都要學習製作香囊。

「我們這裏,把香囊叫做絀絀」在劉蘭芳記憶裡,每到端午,村裏的娃娃們就會掛著各式各樣的絀絀到處溜達。小老鼠、小雞、小荷包……劉蘭芳收到的第一個絀絀是母親做的一條小蛇。用柔軟的布料和細密的針線繡出的小蛇,裏面填上香料,靈巧可愛,有趣極了。那一年,劉蘭芳收穫了無數小夥伴的豔羨,她也開始和母親學習女工,並很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雙巧手聲名在外。

後來,劉蘭芳進了工廠上班,結婚生子,繡活卻從未丟下。得空了,她就愛給自家孩子們繡上一兩個絀絀,也愛和丈夫一起收藏老人們手作的香囊。

下崗後,劉蘭芳一度陷入了迷茫和灰暗。一次,慶陽舉辦香包節,在丈夫的鼓勵下,劉蘭芳做了些成品拿去展覽,沒想到反響火爆,被預訂一空。這件事給了她極大的自信,劉蘭芳想到。或許可以憑藉自己的一雙巧手,走出一條路來。

2002年,劉蘭芳成立了自己的工廠,進行香囊的加工生產。

輾轉不得 她想找回奶奶的故事和回憶

劉蘭芳成立工廠的這一年,施蘇珈開始和奶奶學做香囊。

和位於黃河流域、滿目風沙的慶陽不同,施蘇珈的家鄉,位於山清水秀的浙江安吉。溫柔的細雨滋養了江南女子別樣的柔情,就留香囊的針腳做法,都與塞北不同。

施蘇珈在做香囊

在施蘇珈的記憶裡,每到端午前夕,奶奶就會搬個小板凳,拿個放滿各色針線的小籃筐,在門口做香囊。先是用卡紙疊一個粽子的形狀,裏面放上調配的藥粉,然後用五彩的棉線,一圈圈包裹起來。奶奶告訴她,藥粉有驅蚊醒腦的功效。而五彩線,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用五彩線做的香囊,可以驅邪避災。

伴隨著香囊的製作,奶奶還會給小蘇珈講各種各樣才子佳人的故事。《紅樓夢》中有一回寫道:黛玉誤以為寶玉將她送的香囊送與了別人,使起性子來,連正繡的一個也要剪掉,一針一線都是情意,寶玉哪裏捨得送人,卻是恐人搶走了貼身戴著,可見情深意重。

施蘇珈奶奶

還有辛棄疾的那首詞「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奶奶總愛吟誦它,伴隨著香囊的嫋嫋藥香,交織在施蘇珈童年的記憶裡。

長大之後,施蘇珈輾轉了一些工作,卻始終無法忘記童年那一串串小粽子形狀的香囊。2015年,她開設了自己的工作室,取名「相拾」,主做香囊及衍生品設計。

「相拾,相見如故,重拾自己」施蘇珈希望,能通過對老手藝的傳承和創新,喚起更多人的回憶。

堅守傳統 改變四千姐妹的命運登上美國白宮

劉蘭芳的工廠,一開始並不順遂。

「當時香囊的製作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大批量購買更是沒有。所以市面上的幾乎每隻都不一樣。」劉蘭芳說,好的香囊,講究對稱,哪怕一隻造型極普通的,至少也需要二十年的功力,更別提批量生產,是難上加難。

劉蘭芳和女工交流技法

不過,劉蘭芳並沒有被嚇住。很快,她展現了塞北女人的韌勁兒。經過一番死磕,劉蘭芳制定出了香囊的「製作標準」。包括用料、尺寸、針線數,都有了明確規定。隨後,她招攬了一批會女工的姐妹們,一個香囊按照步驟進行拆分,結合每個人的特長,流水線操作。

到2013年,劉蘭芳工廠實現年銷售額上千萬,最多的時候,有4000多個姐妹們參與香包的製作生產。她們的生活,也因為香包,有了改變。

「以前村子裏的婦女,每天不知道幹啥,就聚在一起說閒話打麻將。」劉蘭芳說,現在,她們除了接送孩子、做飯,就是做針線活,生活很有規律。有些手快的一天能掙二三十塊錢。有些婆婆媳婦、妯娌一起做。原來她們經常為一些小事吵架,現在也不吵了,沒事就交流針法技巧,家庭比以往更和諧。「更重要的是,她們都通過這門手藝,找到了自信。」

劉蘭芳在教外國孩子做香囊

2014、15年,劉蘭芳憑藉手藝,分別到美國白宮和耶魯大學演講。兩次美國之行,對她意義重大。「眼界更遠了,也覺得祖先給我們留下這些工藝非常了不起,很自豪。」現在,除了線下工廠,劉蘭芳還在淘寶上開了旗艦店,女兒兒子也加入了設計隊伍,開發一些更適合年輕人的香包款式。不少極具收藏價值的精品還在阿里拍賣上進行了拍賣。

大膽創新 收穫數萬粉絲找到人生方向

和劉蘭芳立足傳統工藝不同,90後施蘇珈創業伊始,就對香囊進行了大膽改良。

「我堅持兩條路線。一條從傳統的東西里面出來,挖掘一些古代服飾配件,再進行改良創新。一條從現代生活方式入手,比如汽車掛機啊、耳環手鍊等等,融入現代生活。「

爲了讓傳統的香囊更適應現代人的生活,施蘇珈在設計上進行了一番調整。首先,顏色上,改變原來的大紅大綠色彩,新增了更多優雅輕快的現代元素。以前用棉線,現在改成了更細膩的冰絲線。在內料方面,她根據一位老中醫的方子,用了8種中草藥研磨成粉,可以驅蚊醒神。在功能上,用香囊做成了耳環、手鍊、車掛等,更適合日常生活佩戴和使用。

設計完成了,施蘇珈拿了一批放到集市上售賣,反響很好。於是,她很快開出了「相拾」網店。目前,「相拾」網店的香囊的售價在100-300左右,客戶以女性居多,她們的共同特點是喜歡傳統文化。「有些喜歡穿旗袍,還有些買來做結婚秀禾服的配飾。」除了客戶自己來買,有些節假日,還會有很多男同胞來給女朋友挑香囊。「你說好不好玩,古代香囊是女孩送情郎的,現在倒反過來了。」

施蘇珈的作品

經過這些年的經營,施蘇珈淘寶店鋪的粉絲也有一萬多人了。最讓她感動的是,有一位客戶收到貨後,專門通過旺旺對她說。我現在在離家很遠的地方工作,謝謝你的香囊,勾起了我的回憶,讓我想起了過世的奶奶。」

「是一種使命」,被問到香囊對她們而言意味著什麼,劉蘭芳和施蘇珈,一個塞北,一個江南,相隔數千裡,相差二十餘歲的兩個人,給出了同樣的答案。一枚小小的香囊將她們串了起來。而香囊裡承載的,不僅僅是一份謀生的工作,那更是一段對親人的回憶,對傳統文化的執著,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從淘寶到白宮 被香囊改變命運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