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電影理財」日進斗金?背後是一個比 P2P 更瘋狂的投資陷阱

文章摘要: 因此「中金影視」上影視眾籌專案但中金影視上眾籌的不少電影專案

最近 P2P 平臺暴雷迎來了高潮,據統計,7月以來,全國就有 170 多家 P2P 平臺炸雷,涉案金額超過 8400 億元,受害者超過 11000 萬人次。

▲圖片來自:@天舞色亂

於無聲處聽 P2P 暴雷,不管你是窮人,中產,還是富豪,都可能在這股雷潮下一夜之間淪為金融難民。

「韭菜」們被收割,固然有因有投機心理作祟的貪婪,但也不能說他們完全是咎由自取,就像《 世上再無 P2P 》一文說的:

他們只不過是想要拼命跑贏通脹而已,有錯嗎?

但正是這樣的心理給了很多金融騙局可趁之機, 一大批 P2P 平臺雷了,最近一種以「電影眾籌」為名的理財產品又浮出水面。

《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動物世界》和《摩天營救》等目前在熱映的電影,都可以通過一個叫「中金影視」的平臺來投資。

起投金額從 500 元到 30 萬不等,日化利率大都超過 1 %,更為吸引人的是,該平臺承諾所有投資專案百分百保證盈利,投資者不需承擔任何風險。

小額分散、收益高期限短、無銀行存管和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證,暴雷 P2P 平臺的 三大特徵 ,這個號稱「穩賺不賠」的理財平臺都集齊了。

愛範兒深扒後發現,這可能是一個披著「電影眾籌」外衣的投資陷阱。

超高回報還擔保本息,P2P 都不敢這麼幹

當我一開啟這個叫「中金影視」的理財 App 時 ,我被驚呆了。

《我是不藥神》和《邪不壓正》等多部還在上映的電影都出現了眾籌專案之中,再看看這些投資專案的收益率,我彷彿看到了財務自由的希望。

以《我不是藥神》這個眾籌專案為例,日化收益為 1.08 %,專案期限為 45 天,起投金額為 28800 元,眾籌目標是 1 億元。

日化收益 1.08 %乍看之下似乎不是很高,但要注意這是日化利率,如果轉化為年化收益,收益率高達 388.8 %,這是什麼概念?

即使是最近 P2P 雷潮中出事的「 四大高返平臺 」: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和聯璧金融,年化利率大都也是在 10%-14 %,加上新手加息和高額返現收益也不過 40 %,實際上這樣的收益率已經遠高於銀行理財產品,也足以讓平臺無法兌付。

不過這些 P2P 平臺在這個「《我不是藥神》影視專案」的收益率面前簡直不止一提,平臺還給貼心地給使用者算了一筆賬,即使投資者以 28800 的起投金額參投,每天也能躺賺 311.04 元,45 天后累計能收回本息 42796.8 元。

除了《我不是藥神》,平臺上還有 10 多個可供投資的電影專案,包括了正在上映和未上映的電影,還有像《摩天營救》這樣的好萊塢電影,投資門檻從 500 元到 30 萬元不等。

投資門檻最高(30 萬起投)的《反貪風暴 3》日化利率更高達 2 %,專案期 60 天,兩個月就能將本金翻一倍不止。

不用找了,市場上沒有比這收益率更高的理財產品了。

高回報伴隨著高風險,這是投資領域的常識,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不久前的一次演講中就 提醒投資者 :

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 6% 的就要打問號,超過 8% 的就很危險,10% 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那些暴雷的 P2P 平臺,儘管收益率高,但或多或少會有一些風險提示,哪怕是用放大鏡也很難看出來。

▲小米平臺上 P2P 廣告,你能找到風險提示語嗎?

但「中金影視」似乎要顛覆你的認知,在平臺上的投資專案都有這麼一段介紹:

擔保機構對平臺上的每一筆投資提供 100% 本金保障,平臺設立風險備用金,對本金承諾全額墊付。

這麼高的利息還有擔保機構願意兜底?愛範兒諮詢了中金影視的客服,客服表示「平臺上的專案都在太平洋(保險)公司投保,保證投資專案百分百盈利。

▲作者與中金影視客服的對話

而在中金影視官網上海列出了十多家合作的擔保機構,不過根據影視自媒體「一起拍電影」得到的一份中金影視《戰狼 3》 專案合同 ,完全沒有提及與擔保機構相關的任何條款。

▲圖片來自: 一起拍電影

而且這份合同只提到平臺如果逾期還款,要向投資者支付投資總額 10 % 作為違約金,但卻沒註明逾期的具體期限,是不是意味著逾期 1 天、1 個月、1 年的違約金都是 10% ?

此外合同上還有這麼一條,「甲方、乙方任何財產遭受沒收、徵用、查封、扣押、凍結等可能影響其履約能力的不利事件,且不能及時提供有效補救措施」,合同提前終止。

潛臺詞是,要是我還不起您就權當做慈善吧。

電影都上映了,幹嘛還要眾籌

其實電影眾籌並不罕見,作為一種新興的快速融資方式,已被不少電影專案採納,早兩年火爆的動畫電影《大聖歸來》就是因為私人投資者眾籌才得以在電影院上映。

可過去電影眾籌一般用於電影的製作與發行,但中金影視上眾籌的不少電影專案,都已經上映一段時間,為什麼還要眾籌呢?

愛範兒以投資為名向中金影視客服進行諮詢,對方表示公司做的主要是「票房分成和後續版權售賣收入分成」。

算我孤陋寡聞,一般電影專案的票房和版權收入歸屬在上映前就已經確定,哪裏輪到個人投資者再分一杯羹。

當愛範兒進一步詢問眾籌資金的具體用途,客服人員又改口說:

我們眾籌的資金是直接投資到影視拍攝當中,讓會員第一時間得到分紅的。

筆者此時已經一頭霧水,而在那些眾籌專案的介紹中,資金用途多為「購買電影版票」,那什麼又是電影版票呢?

實際上這個看似新鮮的概念很可能是爲了矇混對電影行業不熟悉的投資者,編造出來的一個新名詞。

今年「電影版票」陸續出現在投資市場上,但大多與一些涉嫌詐騙的理財產品相關。在 3 月份,一家自稱為長潤影視中心的平臺,就是通過發行「電影版票」推出了影視眾籌的理財產品。

▲《華爾街之狼》劇照

根據這家平臺的說法,電影版票相當於佔有相關電影版權的憑證,綜合能獲得電影 50% 的權益分紅,享有電影公映後的國內院線票房分紅、電視臺版權分紅、網路版權分紅、海外版權分紅。這種說法也就和中金影視相一致了。

不過很快正牌的長潤影視就在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有部分公司、機構、個人打著長潤影視中心和長潤影視中心各地運營中心的名義,做一些非我中心影視作品的宣傳和推廣」。

無獨有偶,7 月 25 日,電影《索馬利亞行動》出品方 釋出宣告稱 ,鳳儀影視傳媒公司假冒出品方之名銷售影片電影版票。

而收益率驚人的中金影視也不例外,不久前《動物世界》和《敢問路在何方》投資和製作方儒意影業就公開 發表聲明 ,稱從未授權「中金影視」進行眾籌融資,指出兩部電影的眾籌專案均為虛假眾籌。

因此「中金影視」上影視眾籌專案,極有可能根本都不存在。

一家不存在的公司,可能還涉及傳銷

其實中金影視如此高的收益率已經足夠讓人警惕,如果再去查一下這家公司的資質就更令人懷疑了,因為「中金影視」根本「不存在」。

在中金影視的官網上,其屬於上海中金資本投資有限公司 ,在 國家企業資訊公示系統 上確實能找到這家公司,但詭異的是,卻找不到下屬或關聯公司有一家叫「中金影視」的公司。

客服告訴愛範兒上海中金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的簡稱就是「中金影視」,而此前有媒體對從中金投資處得到的回覆則是「旗下並無中金影視」。

中金影視在官網 表示 與「國內多家知名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保障投資者資金安全」,但也未列出具體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再者就算真的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其實也不能避免風險。

眾多暴雷的 P2P 平臺已經證明,由第三方支付對資金流向進行監管行銀行存管的作用並不保險,這種方式這種模式也不被監管層認可。

▲ 圖片來自: The Telegraph

綜合以上資訊,中金影視並不具備發行理財產品的相關資質,其平臺的上的影視專案真實性堪憂,難逃自融或非法集資的嫌疑,更可怕的可能是壓根沒有這家公司。

此外平臺上還有一個「發展下線」的獎勵機制,推薦朋友註冊會員、充值並投資某個「影視專案」後,使用者就能從中賺取 2%—10% 的佣金。

如果下線會員達到 5 人以上並且單一會員最低的投資累計不少於 2 萬,投資者就能升級為鑽石 VIP,享受高達 10 萬的透支額度。

銷售不存在的產品,發展下線吃回扣,這個套路是不是很熟悉呢?

「再錯過它就只能當一輩子窮人了!」

在網上搜索就會發現,中金影視在不少渠道投放了大量的宣傳稿件,大都會起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比如《現在錯過了買房、錯過了炒股!再錯過它就只能當一輩子窮人了!》。

如果對金融和電影行業沒有了解,投資者哪裏會知道,躲過了 P2P 雷潮,逃過了股災,卻可能掉進這個陷阱變成窮人。

其實無論是金融理財還是電影投資,回報都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

票房大賣的《大聖歸來》確實讓眾籌投資者的回報率高達 400 %,但這是隻個例。2017 年中國備案影片過千部,製作 798 部,能盈利的影片不到 10%, 作為投資專案風險極大。

而像《我不是藥神》、《戰狼 3》這樣盈利潛力大的電影專案早就優先被業內資本搶投,怎麼會輪到普通散戶看到票房表現後纔來投資。

但在這個物價飛漲,房價高企的時代,各個階層想跑贏通脹的焦慮一不小心就會矇蔽雙眼。

▲ 《生存家族》劇照

在 6 月一篇 爆文 中有個形象的描述,中國同時出現了三支排隊的隊伍,富人在深圳排隊離婚,中產階級在天津排隊落戶,還有存在段子裡的一支隊伍——窮人賭球輸了排隊上天台。

到了 7 月,人們上午在華帝排隊退錢,下午去五星級的家排隊維權,中午還要去跑路的 P2P 公司靜坐示威。

就像這個段子說的,中產散戶的世界裏,充滿被收割的忙碌感。

距離儒意影業發聲明指出「中金影視」上的眾籌專案不存在已經過去 10 多天,截至發稿前,「中金影視」投資平臺依然在正常運營。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電影理財」日進斗金?背後是一個比 P2P 更瘋狂的投資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