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700倍票房回報率,這部演員眾籌的日本cult片憑什麼能做到?

文章摘要: 多重反轉(部分劇透) 所有小成本獲得票房口碑雙收的電影日本製作並上映的594部電影

​​原標題:700倍票房回報率,這部演員眾籌的日本cult片憑什麼能做到?

作者/孫暢

最近在日本,一部小成本電影以票房黑馬的姿態跳脫出來。成本只有300萬日元(人民幣18萬元)的電影《攝影機不要停!》,從6月上映以來,票房累計已經超過24億日元(1.2億人民幣),回報率將近700倍,並獲得了很高的口碑評價,可以說是日本電影近年來少有的一匹黑馬。

34歲的上田慎一郎自編自導,東京導演·演員養成學校ENBU Seminar校長擔任製片人,學生演員自掏腰包,眾籌經費。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學校專案,在半年之內連續口碑發酵,吸引了大批「自來水」觀眾,從內部放映、電影節首映、藝術院線試映到日本全國超過300家影院上映,上映12周,仍排在周票房前10名。

那麼這部電影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單純依靠口碑傳播,就能如此賣座?

表面上看,這是一部B級喪屍片。一個獨立電影劇組進入深山廢墟中拍攝一部殭屍電影, 誰知真的殭屍襲擊了那裏。導演大喜過望繼續拍攝, 用一鏡到底的長鏡頭,記錄下了劇組成員一個接一個成為殭屍。

根據觀眾的反饋,這只是電影的前三分之一。影片後段用「雙重戲中戲」的結構,連續反轉,環環相扣,並且全片無處不透露出導演的迷影情結。用一部電影,表達對電影本身和拍電影的熱愛,也讓觀眾以小見大,看到了超越電影職業之外的人生道理。

這種極具刺激性的視覺和題材,在日本電影被IP佔據的現狀中難得一見,促成了自發式的口碑傳播。那麼這種作者風格的電影,在製作和市場兩個層面,是否有可複製性呢?對於中國的電影行業是否有借鑑意義呢?

單純依靠口碑的裂變傳播

《攝影機不要停!》幾乎沒有在宣傳上花費太多錢,畢竟連拍攝製作花費的錢還是靠演員眾籌獲得。這和目前多數商業片用燒錢的方式推動宣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本片第一次試映在2017年10月,只面向工作人員,但已經收穫了很高的評價,後來又進行了連續6天的點映,面向業內人士和資深影迷。這極大地增強了主創團隊的信心,開始投報電影節。

2018年4月,電影去往烏甸尼斯遠東電影節(Udine Far East Film Festival)首映,在這個歐洲地區面對亞洲電影的最大平臺上,最終本片獲得觀眾選擇獎第二名。導演上田慎一郎表達了自己的驚喜之情,「這部成本極低的電影,演員陣容及團隊都名不見經傳,最後卻離那些電影界中的傑出作品僅有一步之遙,簡直難以置信。」

6月23日,電影在東京的2家小型藝術影院公開上映,在新宿擁有84個座位的迷你影院「K's cinema」中,5周內上映了77場,每場均為滿席,甚至電影票早上開賣5分鐘內就被搶購一空。

8月3日起,電影開始於大型電影院上映,上映影院數超過316家。8月起,電影在韓國公開上映,10月還將在中國香港上映,擴散到半個東亞地區,此外還被邀請參加眾多海外電影節。

上田慎一郎對這樣的成績表示驚訝,「從未考慮過票房的事情,僅僅是抱著‘做出可視為自己最高傑作的東西’進行的,還立下過‘希望有5000人來看’的高目標。」

反而是這樣單純的動機驅使下拍出的電影,吸引了大量的自來水粉絲。像「沒辦法劇透,自己去看吧!」這樣的評價,形成口碑傳播效應,勾起了很多觀眾的好奇心。甚至還出現了「攝像機不要停!感染者」、「去看攝像機不要停!」這樣的社交媒體賬號。

影評人水道橋說,「充滿過剩的電影愛的這部電影,也理應作為日本的低預算獨立cult電影被愛戴。對它的好評與評價會飛躍日本,在世界範圍內也永遠不會休止吧。有趣的指令碼與創意,也會超越預算與國境,直擊電影觀眾。」

劇作的勝利:

雙重戲中戲,多重反轉(部分劇透)

所有小成本獲得票房口碑雙收的電影,無一不是在電影本體上做文章,《攝影機不要停!》也不例外。小成本製作,不可能依靠大場面,但是可以玩劇本結構,玩鏡頭技巧。

喪屍題材B級片不新鮮,但是真正能跳脫出喪屍片限制的並不多,而《攝影機不要停!》藉助喪屍片的外殼,表達的是喪屍以外的主題,比如對拍電影工作的完整反映,對拍電影的熱愛,甚至於對工作哲學的思考。這已經與其他喪屍電影區別開來。

這些大的主題,都是從「劇組進入廢墟中拍戲」這一小小的切口開始。通過一波三折的連續反轉,劇本被清晰地劃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正在拍攝喪屍電影的劇組,遭遇了真正的喪屍,導演不但沒有cut,反而決定繼續拍攝,拍出一段37分鐘長鏡頭,在兩層戲中戲裏都是炫技的片段。

第二部分,手持鏡頭推出,原來這個長鏡頭實則是一個網路直播的策劃。這一部分呈現劇組組建和討論的完整過程。

第三部分再次反轉,呼應前面的鋪墊和線索,把劇情推向高潮,產生很多笑料,以及很多催人淚下的段落。

電影把cult元素、迷影情節、電影主題完美結合在一起。除了對昆汀的《低俗小說》、三谷幸喜的《廣播時間》、《德州電鋸殺人狂》等經典cult電影的致敬,還把隱藏在攝影機背後的人的心路歷程表達出來,把喪屍、電影和人聯絡起來,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在劇本層面,結構層次分明,完整度極高。這是成功的關鍵。

有評價表示,如果上田慎一郎導演親自上陣飾演電影中的導演,就更天衣無縫。可惜未能實現。

小成本佳作的逆襲難以複製

1.2億人民幣票房,在日本票房排行榜上其實並不高,但是由於超低成本、超高回報率格外引人注目。

可惜,無論在日本,還是在中國,這樣的電影都不具備可複製性。尤其在電影工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資本主導的電影專案獲得高票房的可能性更高。

2017年,日本製作並上映的594部電影,平均成本大約是5千萬日元(約300萬人民幣)。東寶株式會社一直是都日本票房市場的領頭羊,每年約有七八部電影排名前十,每部製作成本投入通常在人民幣六百萬到三千萬之間。

而像《攝影機不要停!》這樣以小博大的案例,實在少之又少。也正因如此,本片對於被各類IP電影包圍的觀眾來說,是新鮮刺激的存在。至少在這一部電影中,觀眾能夠剔除商業因素的干擾,迴歸電影本身的樂趣。

在中國,低成本高票房的電影,像忻鈺坤的《心迷宮》成本170萬、票房1065萬,甯浩的《瘋狂的石頭》成本350萬,票房2700萬,6-8倍的票房回報率,已經是最為成功的案例,而除此之外,大多數低成本電影可能只有小範圍傳播的能力。

在中國,電影作者們與大眾市場的連結路徑並不清晰。多數自籌經費拍攝的影片,小範圍試映、參加電影節展是尋找觀眾的第一步。而即便在電影節展上有所斬獲的電影,經過拿龍標、進入院線公映的漫長道路,多數電影的票房難以突破500萬。

《心迷宮》、《瘋狂的石頭》的成功,與《攝影機不要停!》有相似之處,都是在敘事結構上做文章。導演本身都是狂熱的影迷,都在自己的電影中效仿電影大師的手法,向他們致敬。

但是由於兩國電影環境的差異,甯浩、忻鈺坤們卻無法像《攝影機不要停!》一樣,加入cult元素作為爆點,否則就喪失了與大眾見面的機會。

因此,集多種爆點於一身的《攝影機不要停!》,在中國很難被複制。而在日本,下一部《攝影機不要停!》何時出現也很難預計,更依賴於電影作者本人的創意。無論在中國還是日本,這樣的案例都是小概率事件。。。。​​​​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頭條楓林網 » 700倍票房回報率,這部演員眾籌的日本cult片憑什麼能做到?